共找到 200 条结果
《See You Again》是由美国说唱歌手维兹·卡利法与美国男歌手查理·普斯合作演唱的一首歌曲,词曲由DJ Frank E、查理·普斯、维兹·卡利法和安德鲁·希达尔等人共同创作完成,该曲作为电影《速度与激情7》的片尾曲和主题曲于2015年
《送别》是由李叔同于1915年填词的歌曲,曲调取自约翰·庞德·奥特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1936年,百代公司发行了北师附小学生龙珣独唱的灌录唱片,该版本后被中国唱片2004年出版的专辑《百年经典1:秋水伊人》收录。
纳米神兵主题曲,童年回忆,演唱者是外国歌手克里斯汀,看到网上没人扒这个谱我就自己试着扒了一下,这个只是tv版,细节上可能与原曲略有差异
歌曲旋律不像德国老军歌《普鲁士军歌》那样雄壮悲情,而是相当轻松浪漫,是二战中德国军人最喜爱的歌曲之一。 词曲作者赫尔姆斯.尼尔参加过一战,曾为德军第423步兵团军乐队队长,1918年复员后在一个税务局任小公务员。
《Firework》是美国流行女歌手凯蒂·佩里演唱的一首流行歌曲,歌词、曲谱由凯蒂·佩里、星门制作团队、桑迪·威廉、埃斯泰·迪安共同编写,歌曲音乐由Sandy Vee参与制作 [1]。
《大海航行靠舵手》,原名《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想》是由李郁文作词,王双印作曲的一首歌曲,创作于1964年春天,曾在周恩来总理的指导下稍作曲子上的修改。
《Spring Day》是由韩国流行男团防弹少年团录唱的一首抒情歌曲,歌词、曲谱由Pdogg、ADORA、方时赫、阿利萨·鲁珀特、彼得·易卜生以及防弹少年团成员金南俊、闵玧其合作编写。
《送别》属于学堂乐歌,由李叔同填词,J.P.奥德威作曲。 学堂乐歌,指20世纪初期中国各地新式学校中音乐课程中大量传唱的,运用外国的曲子,填上中国的词(选曲填词) 《送别》原曲为 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
外国儿童歌曲
原是苏格兰民间歌曲,即苏格兰盖尔语:Auld Lang Syne,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诗歌,直译为逝去已久的日子,在中国各地普遍称为《友谊地久天长》。
将两首外国歌曲重新编配后串烧。
2001年,代表作《May It Be》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金球奖”最佳原创歌曲“、格莱美奖”最佳电影歌曲“提名等多项荣誉。2007年,恩雅因为她对音乐的贡献而获得北爱尔兰大学、爱尔兰国立大学授予的两座"荣誉博士学位"奖。
二战结束后,法国外籍军团和巴西空降步兵旅等他国军队继承发展了该曲的旋律,形成具有各自风格的军歌。 1939年,德国空军创作了一首名为《秃鹰军团进行曲》(德语:Parademarsch der Legion Condor)的军歌。
因为《NO GAME NO LIFE 游戏人生》的主人公“空白”是希望在游戏的世界中得到胜利并达到世界的顶端,铃木便把歌曲唱得很有力,乐队因此也音调调得很高。但是歌曲是用钢琴弹奏出来的,所以还是会有一种优美的感觉[7]。
滚石于2004年将其评为史上最伟大的500首歌曲(The 500 Greatest Songs of All Time)的第330名,同时美国唱片业协会将其排在“Songs of the Century”(世纪之歌)榜单中的第146位。
宇多田跟史奇雷克斯以及音乐制作人便便熊一起创作兼制作歌曲,歌曲的主要风格为电子舞曲跟未来贝斯,并分为日语版跟英语版两版本,皆以“跟自己的恐惧作斗争”作为主题创作。
此歌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交战国双方所喜爱,甚至出现了战壕里轴心国和同盟国的士兵同时哼唱此歌战斗的场景。 这是一小节,因为每小节都是重复的,所以使用时复制粘贴即可 推荐ff14和调教用,调教时可能需要微调
Scarborough Fair(斯卡堡集市,也译作“斯卡波罗集市”),是一首旋律优美的经典英文歌曲,曾作为第40届奥斯卡获奖影片《毕业生》(The Graduate)的插曲,曲调凄美婉转,给人以心灵深处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