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157 条结果
李斯特 降E大调爱之梦,第三首 《尽情地爱吧》,作品 541/3 Liszt Liebesträume No. 3 in A♭ Major, S. 541/3, "O Lieb, so lang du lieben kannst!"
人们所俗称世界著名禁曲之一《灰色的天空》。约翰·帕赫贝尔并不是为了编写舞曲才创作的D小调卡农,而是,为了记念他死去的爱人。德法战争前,他在家乡爱上了一位美丽的邻家女子,并与她有了孩子。由于九年的战争爆发,迫使得他逃离到了法国,因为种种原...
第一音轨钢琴,第二音轨竖琴,第三音轨鲁特琴,第四音轨电吉他清音,第五音轨双簧管,第六音轨小军鼓,第七音轨低音鼓,第八音轨镲。有另外的一个合奏谱。 已根据游戏音域做调整,试听会有差异。
第一音轨钢琴,第二音轨竖琴,第三音轨鲁特琴,第四音轨低音鼓。主旋律钢琴,竖琴是那个贯穿整个的前奏,鲁特琴就是辅音,低音鼓就是鼓(试听用鲁特琴替代了)。 已根据游戏音域做调整,试听会有差异。 独奏我没试过。
大调爱之梦,第二首 《幸福的死亡》,作品 541/2 Liszt Liebesträume No. 2 in E♭ Major, S. 541/2, "Seliger Tod" 放眼全部李斯特的作品、乃至整个浪漫主义音乐世界,《爱之梦》第三首中的那段旋律
大调爱之梦,第一首 《崇高的爱》,作品 541/1 Liszt Liebesträume No. 1 in A♭ Major, S. 541/1, "Hohe Liebe" 放眼全部李斯特的作品、乃至整个浪漫主义音乐世界,《爱之梦》第三首中的那段旋律
《回梦游仙》是他在仙三中的配乐。。。。
这首歌是阳炎Project组曲中继《人造Enemy》、《目隐Code》后的第三曲,话标题为“使视线眩乱的故事”(原文:目も眩む话),歌曲内容以一场车祸为引子,展现了雨宫响也和朝比奈日和之间无限循环的8月15日的死亡的故事。
歌词的第一段对过去若有所思;第二段表现出真诚的爱,宽广的胸怀:第三段则表现了这种真诚的爱至令依然不减——“我依然等待你的归期。”音乐正是这种感情的流露,它把这种爱的感觉刻画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这里词曲融为一体,不可分割
1834年李斯特采用意大利小提琴家和作曲家帕格尼尼《b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钟声回旋曲”)的主题写成一首钢琴幻想曲,后来成为《六首帕格尼尼大练习曲》(作品67)中的第三首,题作《钟》。
作詞 中村彼方 作曲 石井健太郎 《世界を灰にするまで》(直到將世界化作灰燼)是動畫《少女☆歌劇 Revue Starlight》第1話的插曲,由星見純那(佐藤日向)、神樂光(三森鈴子)、愛城華戀(小山百代)演唱。
第一音轨钢琴,第二三音轨竖琴,第四音轨鲁特琴,第五音轨长笛或者中提琴,第六音轨低音鼓(用鲁特琴音色替代试听)。主旋律......也许,钢琴能独奏(?没试过,但是钢琴倒是基本一直都在) 已根据游戏音域做调整,试听会有差异。 这个谱子非常明...
第一音轨竖琴,第二音轨小提琴,第三音轨中提琴,第四音轨鲁特琴,第五音轨电吉他过载,第六音轨低音提琴,第七音轨邦戈鼓,第八音轨低音鼓。少人优先少低音提琴(这个基本上听不见),然后是邦戈鼓,其次低音鼓。
故宫之神思,是“故宫三部曲”纯音乐专辑之一《故宫》中的一首音乐单曲。《故宫》是继喜多郎之后日本乐界的New age音乐团体神思者在故宫千年文化的熏陶下,创造出的经典乐章,而这也是“故宫三部曲”中的首部力作。
1962年4月28日,有关部门组织专家根据萧三1939年的译文进行修改,经过集体审定后刊登在《人民日报》。
1962年4月28日,有关部门组织专家根据萧三1939年的译文进行修改,经过集体审定后刊登在《人民日报》 《国际歌》曾是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的会歌,1922年至1944年为苏联的国歌,1931年至1937年为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国歌
贝多芬 A大调第七号交响曲,作品92,第三乐章:急板-极其少的急板 Beethoven Symphony No. 7 in A Major, Op. 92, III.
玫瑰玫瑰我爱你,中华民国国语流行音乐,首发于1940年唱片,吴村作词,陈歌辛作曲(以笔名"林玫"发表),姚莉演唱,上海百代唱片发行。[1]1941年电影《天涯歌女》以此为插曲。
本曲为第三首VOCALOID神话曲,且为niconico上再生数量最高及收藏数量第二高的VOCALOID歌曲。从此曲衍生的同人及二次创作常年呈爆炸式增长,其中不乏恶搞与时事讽刺。
千本桜传入中国市场时已经在日本流行几周;清新、史诗、共荣、樱花、纯洁等词语差不多可以成为这首歌曲的专用代名词,而在中国,这首歌曲几乎都会在各大漫展上出现过,尤其是2011年9月后半旬至后三年这段歌曲红遍全球的黄金时间,几乎人人都在谈论此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