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96 条结果
大调十二首练习曲,作品10,第五首《黑琴键》 Chopin Étude No. 5 in G♭ Major, Op. 10 "Black Keys" 《练习曲 作品10》大约创作于 1829年至1832年之间,并于1833年出版,标志着肖邦在音乐风格上的突破
小调十二首练习曲,作品10,第四首《激流》 Chopin Étude No. 4 in C♯ Minor, Op. 10 "Torrent" 《练习曲 作品10》大约创作于 1829年至1832年之间,并于1833年出版,标志着肖邦在音乐风格上的突破
大调十二首练习曲,作品10,第三首《悲哀》 Chopin Étude No. 3 in E Major, Op. 10 "Tristesse" 《练习曲 作品10》大约创作于 1829年至1832年之间,并于1833年出版,标志着肖邦在音乐风格上的突破
小调十二首练习曲,作品10,第二首《色彩》 Chopin Étude No. 2 in A Minor, Op. 10 "Chromatic" 《练习曲 作品10》大约创作于 1829年至1832年之间,并于1833年出版,标志着肖邦在音乐风格上的突破
大调十二首练习曲,作品10,第一首《瀑布》 Chopin Étude No. 1 in C Major, Op. 10 "Waterfall" 《练习曲 作品10》大约创作于 1829年至1832年之间,并于1833年出版,标志着肖邦在音乐风格上的突破
韩国的作曲家,钢琴家(Yiruma) 李闰珉被称为韩国最擅长描写都会爱情的音乐家。 拥有卓越的感性和才能,在韩国及海外皆受到众多乐迷的瞩目。
这是一首充满魅力的抒情诗般的交响音乐,也是斯美塔那所作的最为宜于人们接受的作品。1874年首次公演就受到公众的热烈欢迎。这首富有感染力的、流畅自然的e小调旋律在全曲中起着主导的统一的作用。
大调十二首练习曲,作品10,第七首《托卡塔》 Chopin Étude No. 7 in C Major, Op. 10 "Toccata" 《练习曲 作品10》大约创作于 1829年至1832年之间,并于1833年出版,标志着肖邦在音乐风格上的突破
整体来说主导动机并不像柏辽兹、李斯特、瓦格纳那样充当剧情发展,而是作为借物抒情的手段。
在开场乐章“快板”里,乐器的响度强调了主要主题简单的节奏,情感的烈度蔓延至更为抒情的第二主题。莫扎特在这个乐章和最终乐章里都没有安排华彩段,因此后世的作曲家和钢琴家必须在乐曲归于无声前自行加入华彩。
,作品10,第十二首《革命》 Chopin Étude No. 12 in C Minor, Op. 10 "Revolutionary" 《练习曲 作品10》大约创作于 1829年至1832年之间,并于1833年出版,标志着肖邦在音乐风格上的突破
音乐语言浪漫、私密、若有所思,钢琴演奏难度比《第一钢琴协奏曲》犹有过之,尽管表现得并不明显,表现出勃拉姆斯对这种乐器的理解发展到了新的阶段,从年少气盛的炫技方式到内省的私密载体。第一乐章始于圆号和钢琴之间的抒情对话,铺开相互交缠的复杂乐思。
第一乐章是明亮的降 B大调,以抒情为主,在一系列生动的倚音基础上构建迷人的第一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