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调教midi的一些问题

提问于
最后更新于
浏览 146次
登录并提问
0

先叠个甲:各位老师好 我这一年内大大小小也帮人或自己扒了几十次调教用midi 有一些问题想请教一下各位佬。细节方面或软件操作问题等无法短篇解答的问题我会自己找人解答的,以下只是我的比较大纲性的问题:

①我现在用的让MIDI和原唱每一个字对轨的方式是:把原唱干声先扔进melodyne里看音符长度,然后再到FL里面画一个差不多长的,最后把我的MIDI和原唱叠在一起进行音符长度微调。显然这个方式我每个音都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请问有什么方法和工具能简化此过程,我在B站没搜到相关教程喵

②我在制作midi阶段就会把倚音主音颤音拆分开来,使得我原本只有400字的歌词导出来midi里会有将近800个音。而且这导致我的midi几乎用钢琴弹出来不是人能听的,但若是放入调教引擎里则能媲美有参的音高线。我看我在此网站下载的midi里没有人像我这样拆音 是否表明此等工作不应该在midi阶段就做完而是应该是调教者用调教引擎实现的工作?(但我也没看到这种方法有何绝对劣势的地方)

③我认为流行歌曲扒谱这些都挺好的 就怕遇到那种古风戏腔或有戏曲念白的曲子。比如像赤伶中间那段昆曲 把声音处理成那个样子真的很难听出来音高到底在哪里 况且很多时候都会伴有强烈的滑音和转音 甚至有时音头和音尾跨了将近一个八度。我总不能每一个音都拆成十几份堆个音阶吧。这种东西究竟midi要怎么还原出来啊 全给叠成c4让调教自己去搞又会被说不认真扒属于是

可能这几个问题对于技高者来说过于愚蠢了 但我是真不清楚喵~

提问于 2025/8/17 下午11:33:27
1

  • QFA

Q:请问有什么方法和工具能简化此过程?
A:有关于"扒"这类东西,

在看我的工作流就像是"随意"那种全靠记忆拼好调就不展开说了,
当然为了保证与原曲一致性我们当然也会开一轨音频对照。

至于究竟还不还原,这应该是很后面的事了
追求效率这一块,还是更愿意去(扒)打发时间 (同时我也没见过类似这样的工具,更接近该项目的或许是"蛋糕转世鸡蛋(mp3 to mid [搞半天还是得换手])")

辅助校验(mid)这块儿得用心啊 (倒是说成了习惯,以后[问题1]就不难了)

Q:问题2…
A:第一眼看见这个问题的时候

讲个实话,我没明白这是软件方面的什么问题么。

问题二我建议
  • 遵循midi方面协议
即使在某款软件里呈现出来的效果是"最好的",midi听着有问题 (跟格式零midi只让留16通道给原音轨做取舍一样)
我们删掉了多余的轨道,放这里就类似弯音的精度达到极限。已经听到问题(影响midi)就必须要改了

虽然到最后我还是没看明白,主音和倚音拆分这个 (不知道可以不继续说了吧)

Q:问题3
A:让他们说去呗,没看(听)见弯音效果是怎么吧。

关于究竟怎么做每个软件似乎都有不一样的打法,我能想到的就有
  1. 物理超度(直接拉(短)音符上下滑音的)
  2. PitchBend常规 (如本问题所说的场景)
  3. 软件发力(下面举例子)
我用的是s(ynthesizer) v,这软件有个逻辑
  • 输入"-" [Legato]
note-lyrics (1).png
IMG_20250818_011845.jpg
(翻译一下,大概就是:"两个音符相连,前者有字的情况,后者输入减号")
  • 就会从第1个(歌词)音符的调就会滑到第2个(减号)音符的调
理论上来说,正常调教不应该出现"复音(即同时响出两个音符)"的情况。
这软件就有巴拉巴拉的特殊功能(还没学到哪里不说了)

不过软件发力的情况属实罕见,有点不太能在实际运用了。

总结:
关于那个追求效率的工具,我个人还是建议积累经验。
都有过吐槽的时候,实际走过那么多弯路还是回来了(给自己一次体验的机会也不错;不管有益无益吧,唉)

如何拆分那块还是照着midi做,同样也不复述。midi优先,优化效果是后面的事情。

最后那个问题就不要太在意了,猪不吃糠。想满足世界上每一个人,这不太现实
就见仁见智吧

非正规答题,包含请
2025/08/18 01:33 utc+8
ChirSnier
XP 2886
ChirSnier
回答于 2025/8/18 上午1:33
0

十分感谢ChriSnier老师对我的问题进行这么详细和如此认真的解答  !!看到您写的回答后我真的十分感动!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想的确是我没能表达清楚,我在这里做一下补充解释:IMG_20250816_020138_20250818_220651.jpg

我使用的软件是ACE studio,上图仅是想展示我midi音符是如何拆分的,其余内容无需在意)

比如赤伶的副歌这一段,可以看见我把许多字拆成了几个音高不同的音符(用来贴合滑音等)这里的每一个音符都是我在写midi时就码好的 并不是在调教引擎中拆出来的。但是如果让钢琴直接演奏这份midi 肯定听感是很差的。所以我才说是否这应该是在调教引擎里完成的工作而非midi的工作。

对于倚音与主音:这个叫法是我听B站笛鹿老师讲的,如我上图所示,我把“台”拆成了两个音,鉴于它是从c#5滑到D#5 前面的那个装饰音(c升5)称为倚音,实际音高D升5则是主音。嗯对大概是这样。

其实我觉得软件这边目前是没什么问题。我只是比较好奇我这种拆字做法在行业内是否能被认可。

其余的2个问题我认为您回答的真的很好。谢谢您分享在sv中的做法,尽管我从未使用过sv 所以对这引擎认知浅薄还请见谅。反正我自己调教的时候对于这种念白部分我就直接去拉pitch line了()

回答于 2025/8/18 下午10:36
  此条已删除  
0

感觉主倚和 SV Legato逻辑是一样的

功能表现上就和以上描述(aec主倚/sv legato)效果一致

不过ace也有输入"-" (这个`主音符`),在用时候都叫的是`Legato`/延音符(关键多个软件都这么叫.就通用)

至"主"和"倚"这个叫法,很大程度是用法上的不同。(当时第一眼看的确没明白,现在明白了)

首先我就用"歌词"替代"倚","延音"替代"主"继续讲解本次实现效果的意图

IMG_20250818_231321.jpg

(虽然但是,我还是得矫正一下那那位老师的说法了)

如果说带"歌词"音符触发的时间没有"延音"符长,故 "歌词"="倚"(用途上这只是一个起音,后面的"延音"才是"主"音符)

可以看作一个"短头滑音"吧

IMG_20250818_232648.jpg

(虽然概念很抽象,但实际做出来的效果与其类似;简化:从下往上滑)

IMG_20250818_233002.jpg

(这张就是实际那张ace截图`延音符`影响音调曲线,的状况就不多解释了; 往上凸起的地方就是"主")

反之"把延音符充当滑音用",也省得直接去把音调线(关键有些软件画这个线都掉帧) 真的不想忘,所以"延音/主"使用的频率还是很高的


另外"没有什么行业",私人要求提前说就好。其他的尽量控制在自己接受范围之内喜欢就好了 (我们又不靠这个吃饭,喜欢这一个爱好就聚在这里了)

  • 用什么方法也不用看别人的脸色呀

不过midi上面还是劳烦pitchbend了 (这种直接用软件调教的midi,可以标明)

就像本站有专门有人为ff14(或者更多游戏制作简化乐谱的大佬)
IMG_20250818_234238.jpg
  • 只要提前标好"软件调教-<延音版;乱说的,可以随便想想>"
开个玩笑说是"懒虫"版,都帮你们把延音符画好了 (还抱怨就是你们的不对(好了,停)

总之还是要提前声明,这是做过"延音"的版本;避免招麻烦这点)

关于`延音`其实很多调教软件都有类似或者一致的功能,在标的有原因的时候提前声明,可以写出有延音(然后谢绝闹事)

前面我那个玩笑是幅度比较大吧,但依旧是那个道理。

最后,

Q:这种midi能不能传?
A:可以专用软件适配乐谱,上! (目前还没见过这种,估计能开辟先河)

前提请一定表明该midi的正确用法(使用地),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叠甲这点懂了

这条问题如果初衷是"担心这种midi没办法这里传"的话,那现在就解决了。

pitchbend就可以歇了,毕竟记得上一次用弯音还是为了节省音符数量。
(本来想减小midi大小,结果因为新画pitchbend数据叠加导致mid比之前更大了;汨目)
ChirSnier
XP 2886
ChirSnier
回答于 2025/8/18 下午11:55

您的回答

登录以回答

这儿是 MidiShow 问答区,欢迎您请教或帮大家解决关于音乐创作、MIDI 应用、MIDI 技术等音乐相关的问题。

问答区积分规则如下:


  1. 提问、回答或自问自答积分均不变
  2. 问题被赞成 : +10
  3. 问题被反对 : 提问者 -2,点击反对者不扣分
  4. 回答被赞成 : +10
  5. 回答被反对 : 回答者 -2,点击反对者 -1
  6. 提问者选出满意回答 :回答者 +15 ,提问者 +2

参与问答前请阅读:问答区玩法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