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爱莉丝[2133]

Uploaded by 浩然 on Jun 27, 2014

浩然

浩然 

XP 469

Joined 11 years ago

votes
0

Introduction

《献给爱丽丝》(for Elise)是贝多芬创作的一首钢琴小品。贝多芬是集西方古典派之大成,开浪漫乐派之先河的伟大作曲家。人们都比较熟悉他的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和歌剧等大型作品,但是,他的为数不多的器乐小品,也同样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钢琴小品《献给爱丽丝》就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首。但乐谱被发现于1867年,因此在他生前并未发表。

"献给爱莉丝[2133]" is a MIDI music piece in Classical Music style, played by Acoustic Grand Piano solo.

This music is short, 57 seconds, with a total of 369 notes, divided into 3 tracks, the initial tempo is 120bpm, the min tempo is 103bpm, the max tempo is 239bpm.

the marked beat is 4/4.

Some MIDI events such as Sustain pedal are used.

Ratings:

Classical Music    古典音乐

Standard Midi File Properties

Standard Midi File Properties

Channels and Instruments

Used 1 channel, 1 instrument

  • 1
    Acoustic Grand Piano

    Acoustic Grand Piano

    247 notes/chords,avg. pitch B4

    Program ID: 0, Track: 1

    time: 00:01 - 00:58

    pitch: C4 - E6

    Acoustic Grand Piano

    Acoustic Grand Piano

    119 notes/chords,avg. pitch E3

    Program ID: 0, Track: 2

    time: 00:02 - 00:58

    pitch: E2 - B3

Tracks

3 tracks are used, 2 tracks have notes

# Name Channel(s) Instrument(s)
1 Piano High 1 Acoustic Grand Piano
2 Piano Low 1 Acoustic Grand Piano

Related MIDI music

More from 浩然 More

Ratings

4.8
16 ratings

Comments

Reply to user
Please comment after login
评论规则

farstar
farstar XP 41
10 years ago 14#

好音乐,顶起


dwsj001
dwsj001 XP 26
10 years ago 13#

看看试试看看


h6360414
h6360414 XP 11
10 years ago 12#

谢谢啊啊啊 阿阿


鸡蛋
鸡蛋 XP 35
10 years ago 11#

好,这个曲子不错


jhhbwyr
jhhbwyr XP 170
10 years ago 10#

好物,顶上去


cinting
cinting XP 59
10 years ago 9#

不错的音乐


csh15975356
csh15975356 XP 23
10 years ago 8#

关于这首乐曲的创作背景有许多种说法。其中受到广泛认可的观点则认为这首乐曲可能是作者四十岁时(1810年)为他的学生,名叫伊丽莎白·罗克尔的女高音歌唱家所作。伊丽莎白·罗克尔是德国的女高音歌唱家,也是男高音歌唱家约瑟夫·奥古斯特·罗克尔的妹妹。1807年,14岁的伊丽莎白跟随哥哥来到维也纳,很快就被贝多芬所接纳,成为他身边为数不多的朋友之一。伊丽莎白后来嫁给了贝多芬的朋友。贝多芬在创作这首乐曲时,两人保持着亲密的友谊,显然这首曲子是献给她的。那段时间里,在贝多芬的生活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叫爱丽丝或伊丽莎白的其他女子,爱丽丝是伊丽莎白的昵称。可以确认的是,贝多芬十分喜欢她。


Guest
Guest
10 years ago 7#

关于这首乐曲的创作背景有许多种说法。其中受到广泛认可的观点则认为这首乐曲可能是作者四十岁时(1810年)为他的学生,名叫伊丽莎白·罗克尔的女高音歌唱家所作。伊丽莎白·罗克尔是德国的女高音歌唱家,也是男高音歌唱家约瑟夫·奥古斯特·罗克尔的妹妹。1807年,14岁的伊丽莎白跟随哥哥来到维也纳,很快就被贝多芬所接纳,成为他身边为数不多的朋友之一。伊丽莎白后来嫁给了贝多芬的朋友。贝多芬在创作这首乐曲时,两人保持着亲密的友谊,显然这首曲子是献给她的。那段时间里,在贝多芬的生活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叫爱丽丝或伊丽莎白的其他女子,爱丽丝是伊丽莎白的昵称。可以确认的是,贝多芬十分喜欢她。


dargon210
dargon210 XP 11
10 years ago 6#

非常爱听这首曲子,很经典


zyhc
zyhc XP 116
11 years ago 5#

好好好
good


浩然
UP 浩然 XP 469
11 years ago 4#

此曲形象单纯技巧浅显,显然是为了适合于初学者的弹奏程度(现为钢琴五级曲目)。发表以后,不胫而走,几乎成为初学者必弹的曲目之一。乐曲以回旋曲式写成,环绕基本主题,有两个对比性的插段,一开始出现的主题纯朴亲切,刻画出温柔美丽、单纯活泼的少女形象。这一主题先后重复三次,中间有两个对比性的插部。第一插部建立在新的调性上,色调明朗,表现了欢乐的情绪;第二插部在左手固定低音衬托下,色彩暗淡,节奏性强,音乐显得严肃而坚定。一连串上行的三连音及随后流畅活泼的半音阶下行音调,又自然地引出了主题的第三次再现。乐曲在欢乐明快的气氛中结束


浩然
UP 浩然 XP 469
11 years ago 3#

——贝多芬42岁时,到一个富商家里去教钢琴,贝多芬非常喜欢这家的女儿爱丽丝。这首钢琴曲是贝多芬那个时候创造的。


浩然
UP 浩然 XP 469
11 years ago 2#

另外的两种说法如下:
——1808-1810年间,贝多芬已经是近四十岁的人了。他教了一个名叫特蕾莎·玛尔法蒂的女学生,并对她产生了好感。在心情非常甜美、舒畅的情况下,他写了一首《致特蕾莎》的小曲赠给她。1867年,在斯图加特出版这首曲子的乐谱时,整理者把曲名错写成《献给爱丽丝》。从此,人们反而忘记了《致特蕾莎》的原名,而称之为《致爱丽丝》了


浩然
UP 浩然 XP 469
11 years ago 1#

关于这首乐曲的创作背景有许多种说法。其中受到广泛认可的观点则认为这首乐曲可能是作者四十岁时(1810年)为他的学生,名叫伊丽莎白·罗克尔的女高音歌唱家所作。伊丽莎白·罗克尔是德国的女高音歌唱家,也是男高音歌唱家约瑟夫·奥古斯特·罗克尔的妹妹。1807年,14岁的伊丽莎白跟随哥哥来到维也纳,很快就被贝多芬所接纳,成为他身边为数不多的朋友之一。伊丽莎白后来嫁给了贝多芬的朋友。贝多芬在创作这首乐曲时,两人保持着亲密的友谊,显然这首曲子是献给她的。那段时间里,在贝多芬的生活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叫爱丽丝或伊丽莎白的其他女子,爱丽丝是伊丽莎白的昵称。可以确认的是,贝多芬十分喜欢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