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112 条结果
柴可夫斯基 B小调第六号交响曲,作品 74 《悲怆》,第一乐章:快板-不太快的快板 Tchaikovsky Symphony No. 6 in B Minor, Op. 74 "Pathétique", I.
贝多芬,D大调第二号交响曲,作品 36,第四乐章 非常快的快板 Beethoven Symphony No. 2 in D Major, Op. 36, IV.
贝多芬,D大调第二号交响曲,作品 36,第三乐章 谐谑曲,快板 Beethoven Symphony No. 2 in D Major, Op. 36, III. Scherzo.
贝多芬,D大调第二号交响曲,作品 36,第二乐章 稍缓慢的 Beethoven Symphony No. 2 in D Major, Op. 36, II.
贝多芬,D大调第二号交响曲,作品 36,第一乐章 非常慢的柔板-充满活力的快板 Beethoven Symphony No. 2 in D Major, Op. 36, I.
不管怎么改都还是怪怪的,毕竟,不能变成交响乐()。我也是对照着两个谱子,然后慢慢地改出来伴奏,最后再把人声部分自己扒进去,凑合吧
爱好音乐应懂得欣赏管乐弦乐、打击乐民乐、交响乐摇滚乐、电声轻音乐等。必须读乐理和声学和即兴键盘以及锻炼听力。为编曲配器创作打基础。待续
史诗交响乐,1492征服天堂Conquest Of Paradise,教堂管风琴合唱效果,描述哥伦布探险船队由圣玛利亚号、平塔号、尼雅号组队刷新大陆副本的史诗场景。
乐曲具有明显的交响风格,包括四乐章的宏大架构,第二乐章的“谐谑曲”等等。但从很多意义上,这又像是加强版的室内乐,灵感来自勃拉姆斯自己的多部钢琴四重奏、《钢琴五重奏》和《圆号三重奏》(后者的影响在开场乐章表现得最为明显)。
现在,普遍认为这部作品是莫扎特 1783年从萨尔茨堡返回维也纳途中,在林茨停留期间所作,与他的《第 36 号交响曲,“林茨”》同期。
一般的歌剧序曲都是用交响方式缩写或提示歌剧内容,这首序曲结构简单,仅仅描写了欢乐气氛和剧中次要人物斗牛士的英勇形象。 《卡门序曲》管弦乐曲,是法国作曲家比才于1874年创作的歌剧《卡门》中的前奏曲。
曲中旋律优美、 节奏活泼宛如一首交响诗 。这首序曲共分四个乐章,连续演奏,因此也是较罕见的分乐章歌剧序曲。 第一部分:行板—E大调—3/4拍 此乐章是富有诗意,出色地描绘了深居的宁静和大自然的美景。
奏鸣曲第一乐章采用了C 小调,也是贝多芬在他动荡的《第5号交响曲》和《悲怆》奏鸣曲中所用的调性。不和谐的七和弦、赋格曲般的织体与轰重的低音旋律共同推动音乐在焦灼中前进,随后情绪在降A大调沉思般的第二主题中有所缓和。
他有意避免紧张刺激的氛围,完全弃用了小号和鼓,而是一如既往地让灿烂的旋律魔力轻柔流淌:除了传统的弦乐交响,协奏曲仅使用了一支长笛、两支单簧管、两支巴松和两把圆号。
接下来,终曲“回旋曲”展现了贝多芬激情澎湃的一面,高涨的热情一直延续到最后交响乐团出人意料的爆发。
《第五钢琴协奏曲》使用降E大调写就,与贝多芬笔下同样雄伟恢弘的《英雄交响曲》调性一致。开篇即展现出与《第四钢琴协奏曲》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惊人的独创性:气势磅礴的和弦先后三次引出钢琴独奏华彩般的音乐线条,似乎是在用前奏曲来为钢琴家热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