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亚美尼亚在苏联的国歌
《State Anthem of the Armenian SSR》 是一首 MIDI 音乐,由合成主音1(方波)独奏。
全曲长3分31秒,共8573个音符,分为18个音轨,单一曲速 91bpm。
文件中标记了多个调式,有 ♭E 大调、F 大调、C 大调、♭B 大调 等,标记的节拍为 4/4。
使用了通道音量控制、左右声道平衡、音色库选择等 MIDI 事件,以增强乐曲效果。
作者备注
start end
start end
start end
start end
start end
start end
start end
start end
start end
start end
start end
start end
start end
start end
start end
start end
start end
作曲: | Aram Khachaturian |
---|---|
授权协议: | CC0/公共领域/自由使用 |
当前得分: |
标准 MIDI 文件(SMF)属性
-
音色标准
GM1 -
文件格式
MIDI TYPE 1 -
文件大小
204.85 KB -
播放时长
03:31 -
BPM
91 -
音轨数量
17
通道与乐器编配
共使用11个通道,1种乐器
-
合成主音1(方波)
300个音符/和弦,平均音高 C6
乐器 ID: 80, 音轨: 1时间: 00:00 - 03:29
音高: #D5 - #F6
合成主音1(方波)
360个音符/和弦,平均音高 G3
乐器 ID: 80, 音轨: 15时间: 00:00 - 03:29
音高: D3 - B3
-
合成主音1(方波)
288个音符/和弦,平均音高 C5
乐器 ID: 80, 音轨: 2时间: 00:00 - 03:29
音高: #D4 - #F5
合成主音1(方波)
294个音符/和弦,平均音高 #G4
乐器 ID: 80, 音轨: 5时间: 00:00 - 03:29
音高: #G3 - F5
-
合成主音1(方波)
288个音符/和弦,平均音高 C6
乐器 ID: 80, 音轨: 3时间: 00:00 - 03:29
音高: #D5 - F6
合成主音1(方波)
285个音符/和弦,平均音高 #G4
乐器 ID: 80, 音轨: 12时间: 00:00 - 03:29
音高: #D4 - #D5
-
合成主音1(方波)
360个音符/和弦,平均音高 B3
乐器 ID: 80, 音轨: 7时间: 00:00 - 03:29
音高: D3 - F4
-
合成主音1(方波)
360个音符/和弦,平均音高 #C4
乐器 ID: 80, 音轨: 6时间: 00:00 - 03:29
音高: D3 - #F4
合成主音1(方波)
243个音符/和弦,平均音高 A3
乐器 ID: 80, 音轨: 10时间: 00:00 - 03:29
音高: F3 - #D4
-
合成主音1(方波)
489个音符/和弦,平均音高 A4
乐器 ID: 80, 音轨: 9时间: 00:00 - 03:29
音高: B3 - E5
-
合成主音1(方波)
288个音符/和弦,平均音高 C5
乐器 ID: 80, 音轨: 11时间: 00:00 - 03:29
音高: #D4 - #F5
合成主音1(方波)
360个音符/和弦,平均音高 #C4
乐器 ID: 80, 音轨: 13时间: 00:00 - 03:29
音高: #G3 - F4
-
合成主音1(方波)
492个音符/和弦,平均音高 A4
乐器 ID: 80, 音轨: 8时间: 00:00 - 03:29
音高: #A3 - #F5
合成主音1(方波)
291个音符/和弦,平均音高 #F2
乐器 ID: 80, 音轨: 17时间: 00:00 - 03:31
音高: #F1 - #G3
-
合成主音1(方波)
285个音符/和弦,平均音高 B3
乐器 ID: 80, 音轨: 16时间: 00:00 - 03:29
音高: #D3 - #D4
-
合成主音1(方波)
288个音符/和弦,平均音高 #F5
乐器 ID: 80, 音轨: 4时间: 00:00 - 03:29
音高: G4 - D6
-
合成主音1(方波)
273个音符/和弦,平均音高 D4
乐器 ID: 80, 音轨: 14时间: 00:00 - 03:29
音高: #G3 - #G4
音轨信息
共使用18个音轨,17个音轨有音符
# | 名称 | 通道 | 乐器 |
---|---|---|---|
1 | ФлейÑÑ I, II | 1 | 合成主音1(方波) |
2 | Ðобой | 2 | 合成主音1(方波) |
3 | ÐлаÑнеÑÑ Ð I | 3 | 合成主音1(方波) |
4 | ÐлаÑнеÑÑ Ð II, III | 13 | 合成主音1(方波) |
5 | ÐлÑÑ Ð¡Ð°ÐºÑоÑÐ¾Ð½Ñ ÐС | 2 | 合成主音1(方波) |
6 | ÐалÑоÑÐ½Ñ ÐФ I, II | 6 | 合成主音1(方波) |
7 | ÐалÑоÑÐ½Ñ ÐФ III, IV | 5 | 合成主音1(方波) |
8 | ТÑÑÐ±Ñ Ð I, II | 9 | 合成主音1(方波) |
9 | ТÑÑÐ±Ñ Ð III | 7 | 合成主音1(方波) |
10 | ТÑÐ¾Ð¼Ð±Ð¾Ð½Ñ I, II | 6 | 合成主音1(方波) |
11 | ÐоÑнеÑÑ Ð I | 8 | 合成主音1(方波) |
12 | ÐоÑнеÑÑ Ð II | 3 | 合成主音1(方波) |
13 | ÐлÑÑÑ ÐС I, II | 8 | 合成主音1(方波) |
14 | ТеноÑÑ Ð I | 16 | 合成主音1(方波) |
15 | ТеноÑÑ Ð II, III | 1 | 合成主音1(方波) |
16 | ÐаÑиÑон Ð | 12 | 合成主音1(方波) |
17 | ÐаÑÑ I, II | 9 | 合成主音1(方波) |